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鸭式布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鸭式布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鸭式布局是什么意思?
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早在二战前,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
在大迎角状态下,鸭翼只需要减少产生升力即可产生低头力矩(称为卸载控制面),从而有效保证大迎角下抑制过度抬头的可控性。
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
请问什么是鸭式布局,什么是火线高度?
鸭翼式布局是将常规布局的飞机上平尾移动到主机翼的前面两侧,而这种布局方式的飞机在外形上像一只鸭子,因此得名“鸭式布局”,飞机前面的两个翼面也被称为“鸭翼”。
火线高指武器枪管轴线在水平位置时,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分类
有基本火线高,最大火线高和中间火线高之分。
基本火线高是不装枪架时,枪管在水平位置时到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最大火线高是指武器枪管在水平位置时,到地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主要与枪架高度有关。
中间火线高是指基本火线高与最大火线高之间的火线高。
鸭式布局,不太好解释,我举个例子你就该明白了,2战日军实验的“震电”式战斗机就是最早的鸭式布局飞机。火线高度,就是士兵卧倒射击时士兵头部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一般和使用武器有关。
鸭式布局的意义?
现代战斗机的气动布局的常规布局和鸭式布局两大类。常规布局的飞机居多,如F-15战斗机、F-16战斗机以及苏-27战斗机就是采用主翼在前,水平尾翼在后的常规布局。也有一些著名战斗机采用在主翼前配置小翼的鸭式布局,如欧洲“台风”战斗机、法国“阵风”战斗机、瑞典的“鹰狮”战斗机以及中国的歼-10战斗机就采用鸭式布局。
有些人认为,鸭式布局的飞机是飞机中的另类,其实不然。世界上第一种飞机,即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号,就是鸭式布局,可见此类布局历史悠久。
现代著名战斗机中,之所以仍有不少采用鸭式布局,原因就是鸭式布局有几个方面的独到优势。
首先,鸭式布局可以提高飞机的总升力。主翼前的鸭翼可以产生一部分升力,同时,气流流过鸭翼之后,在主翼的上表面产生涡流,增大了主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在原有基础上形成升力增量,使总升力有所增大,改善了鸭式布局飞机的升力特性。
其次,鸭式布局有助于改善飞机的操纵性。飞机的操纵性与安定性是一对矛盾,安定性好则操纵性差,反之亦然。对鸭式布局来说,飞机是静不稳定的,需要在飞行中不断根据飞机的状态,调整鸭翼偏转,保持飞机的平衡,飞机操纵响应能力有明显改善,这对战斗机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鸭式布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飞机的机动性。鸭式布局飞机的静不稳定性也可带来机动性能的改善,特别是在进行大迎角状态下的机动飞行时,鸭式布局就会凸显出明显的作用来。主翼上的襟副翼差动时,可以改善鸭式布局飞机的滚转机动性。
当然,鸭式布局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是与翼身融合布局相比,鸭式布局在迎头方向会产生强于常规布势的雷达反射信号特征。二是操纵更加复杂,需要依赖先进的飞控系统和电传操纵系统完成操控。对飞行员来说,通过杆舵对操纵鸭式布局飞机与操纵常规布局飞机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差别,但复杂的控制完全由飞控转件来实现。可以说,鸭式布局考验的是飞控系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鸭式布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鸭式布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