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层析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层析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层析柱和填充柱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层析柱和填充柱是化学分离技术中常见的两种柱子,它们具有一些区别和联系。
1. 区别:- 层析柱顾名思义,是在柱内设有一系列的固定层,这些层可以是分散相和固定相的混合物,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而填充柱则是柱内填充均匀的填充颗粒,通过填充物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 层析柱的分离效果通常更好,分离速度较快,但对填充物的要求更高,操作复杂。
填充柱则操作较简单,但分离效果稍差。
2. 联系:- 层析柱和填充柱都属于液相色谱中的柱子种类,都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 它们都需要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或层析剂,根据样品的特性和需要的分离效果选择合适的柱子。
综上所述,层析柱和填充柱在分离原理和操作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但它们都是常用的分离技术,在化学分析和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层析柱和填充柱是常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柱子。层析柱是由固定相填充在管柱中,通过液相流动来分离混合物。填充柱则是由颗粒状固定相填充在管柱中,通过固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
层析柱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填充柱则具有较高的样品处理能力和较低的背压,适用于大样品量的分离。两者都是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层析柱和填充柱是液相色谱中常用的两种柱子。层析柱是由固定相颗粒填充而成,颗粒大小均匀,表面积大,适用于分离复杂混合物。
填充柱是由多孔性材料填充而成,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较高的液相扩散速率,适用于分离小分子化合物。
两者的区别在于填充柱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快的分离速度,而层析柱则具有更高的样品容量和更好的分离选择性。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分析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柱子。
为什么有沉淀的样品不能放入层析柱?
不能。透析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与蛋白竞争结合DEAE,使得蛋白不能很好地吸附在柱上,达不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分离的一种层析法。层析柱的直径大小不影响分离度,样品用量大,可加大柱的直径,一般制备用凝胶柱,直径大于2厘米,但在加样时应将样品均匀分布于凝胶柱床面上。
重力型层析柱如何使用?
1.吸附剂的处理及柱子装填
将一定量薄层层析硅胶装人搪瓷盘置于烘箱中,于105C活化2H后,取出放置室温即可装柱。柱子采用干法填充,填满整个柱体,不留死体积,密封后用柱塞式计量溶剂泵按丙酮一石油醚(5:95)比例泵人溶剂,至溶剂流出止。
2.上样
将冬凌草的乙醇提取物400G用适量丙酮溶解,泵人中压柱柱头,然后泵人石油醚1000RID。
3.洗脱
以一定比例的石油醚一丙酮为洗脱液,60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的使用压力为2~ 3KG/C 。按每份500ML收集,TLC检识展开剂丙酮一(2:8),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乙醇液
至洗脱完全,相同流份合并,回收溶剂。将冬凌草甲素流份合并蒸干。加人适量甲醇热溶后自然放置,析出结晶,为冬凌草甲素。
4.层析柱再生、平衡
有效成分经TLC检识全部流出后,用纯丙酮5000ML再生,丙酮一石油醚(5:95)平衡后,可再次上样,反复使用(使用次数随原料不同而异,一般可连续使用2-6个月以上)。
5.重结晶
冬凌草甲素结晶析出完全后,减压过滤,然后用少量甲醇洗涤(洗涤液保留,作下次热溶冬凌草甲素用)。将冬凌草甲素再用适量甲醇热溶后放置,结晶再次析出,待结晶完全后,抽滤,用少量洗涤,将结晶室温下晾干后置真空干燥箱中,35度真空干燥至恒重。密封于瓶中,置干燥器中保存。
6.薄层层析分析
取适量冬凌草甲素对照品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冬凌草甲素样品甲醇溶解后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一丙酮(8:2)为展开剂进行展开,5% 香草醛浓硫酸乙醇液显色,于105。C烘至斑点清晰。表明在该展开系统下,冬凌草甲素样品和对照品都具有相同的RF值,并呈现出同样的蓝绿色斑点,在制备的冬凌草甲素样品中,没有杂质斑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层析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层析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