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超前止水后浇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超前止水后浇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超前止水后浇带先浇筑的强度等级?
先施工超前止水部分,到规定的时候再施工后浇带部分。
注意基础钢筋不能断,如果非断不可,也要实现通过设计采取增补预留措施。
后浇时注意清洗接槎部位。
后浇带(英文名称:post-cast strip)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
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什么是超前止水(超前止水带混凝土强度是否同结构地板)
超前止水是在后浇带未浇注之前(结构自防水功能暂不能实现)提前进行后浇带局部超前防水施工,实现防水和变形缝的双重功能。
超前止水是在基础完工后即可进行外墙防水和土方回填等后续工序。在主体完工后,再浇筑后浇带的砼。这种用在后浇带位置,并且先于后浇带浇筑而做的止水带称为超前止水带。
超前止水带是建筑构造专用名词。通常为了削减混凝土长墙温度收缩应力,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一般按30m左右设置后浇带。
你好,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怎么做?
通常制作方法如下:
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先浇筑一段220mm厚的配筋混凝土导墙,以达到外墙超前止水效果。并为外墙防水提供完整的基面,外墙导墙模板考虑外墙钢筋不能断开,模板不易支设。采用导墙与外墙之间留一道20mm宽隔离缝,隔离缝采用挤塑聚苯板。在导墙中间设置伸缩缝,伸缩缝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聚苯板与导墙之间采用15mm垫块作为导墙钢筋保护层垫块;聚苯板与外墙之间采用l=800mm、φ14@150mm短钢筋作为外墙钢筋保护层垫块。导墙内侧钢筋与隔离缝之间设15mm厚混凝土垫块。所以局部加厚。
中埋式超前止水后浇带做法?
方法步骤:1、在橡胶止水带两侧距边缘40mm处打孔,孔径10mm,孔距1000mm。
2、在附加分布钢筋上焊接Φ10钢筋,位置同橡胶止水带已开的孔,使橡胶止水带刚好可套在Φ10钢筋上,在橡胶止水带下口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垫圈套在Φ10钢筋上。施工中必须保证橡胶止水带的位置准确。
3、在橡胶止水带上口已露出的Φ10钢筋上用Φ12钢筋双向焊接连接,使整个橡胶止水带被嵌固在钢筋网中,保证了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正确位置,形成有效防水。
4、以上工作完成后,在橡胶止水带上口(125mm处)、底板下层钢筋下口增设钢丝网片封闭后方可绑扎底板钢筋。
温度后浇带要做超前止水吗?
需要首先在基础底板的后浇带的底部位置,增设一道两百五十毫米到三百毫米厚的伸缩砼底板;然后在伸缩缝当中安放一个止水带;最后将底板与基础底板一起浇筑,同时留下设置后浇带就行了。在基础完工后即可进行外墙防水和土方回填等后续工序。在主体完工后,再浇筑后浇带的砼。这种用在后浇带位置,并且先于后浇带浇筑而做的止水带称为超前止水带。在基础底板的后浇带底部部位增加一道250mm--300mm厚的伸缩砼底板,伸缩缝设置橡胶止水带。该底板与基础底板同时浇筑,并留设后浇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超前止水后浇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超前止水后浇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