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声波时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声波时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光波和声波的速度?
当然是光波了.
光波(即电磁波的可见光谱)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声波的速度为每秒 340米,人的视觉神经的传递速度为每秒1200~1400米,人的听觉神经的传递速度为每秒 800~1200米.
声波与光波的区别
声波与光波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介质,而后者不需要.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与波源、介质及观察者三者之间的相互运动有关.而光波因为没有介质,光的多普勒效应只涉及光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换一个角度来讲,可以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也是通过某种介质,但这种介质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性质,它相对于所有的惯性参照系的运动速度都为零.正是这个特征,使得“光速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与“光速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无关”等价.而声波的传播媒介(空气、水等)都不具备这种“永远静止”的性质,故不存在“声速不变原理”,也无法由此导出相对论.
另外,光波也能在非真空介质(如玻璃等)中传播,但是这些介质也不具备这种 “永远静止”的性质,所以也不能用光波在这类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替代相对论中的光速.
一秒内声波传输的距离叫?
叫音速音速也叫“声速”,
指声波在媒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其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一般说来,音速的数值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大,在液体中又比在气体中大。空气中的音速,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约为340米/秒,或1224公里/小时。音速的大小还随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流层中,高度升高时,气温下降,音速减小。在平流层下部,气温不随高度而变,音速也不变,为295.2米/秒。
一秒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因媒介的性质和状态而异。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C的条件下约为340m/s。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者的关系是:
c=fλ/TITLE>
声速与传播声音的媒质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
的关系可简写为:
c=331.4 0.607t
常温下,声速约为345m/s。
孔隙结构计算公式?
孔隙度计算公式:
1、声波时差计算公式:
Φt=(Δt –Δtma)/( Δtf-Δtma)*1/Cp-Vsh*(Δtsh –Δtma)/( Δtf-Δtma)
式中,Φt,声波计算的孔隙度,小数;Δtma、Δtf,分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620us/ft、180 us/ft;Vsh,地层泥质含量,小数;Cp,声波压实校正系数;Δt,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
2、密度求取孔隙度计算公式:ΦD,(ρma –ρb)/( ρma –ρf) -Vsh*(ρma –ρsh)/( ρma –ρf) 式中,ΦD,密度孔隙度,小数;3ρma、ρf,分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3DEN,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3ρsh,泥岩密度值,g/cm;Vsh,储层泥质含量,小数。
为什么时差法测声速时声速偏小?
相位法测量声速一般用于实验室测量。通过对比接收波相对于发射波的相位变化,测出周期,再乘以频率就可以得到声速。相对于驻波法测声速,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一般可达1~2%。
但是很多实际的声波不是正弦波,这样就无法用相位法测量了。而且,声波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相位会随介质密度的变化、混响等而变化,带来误差。另外对于固体介质,也较难进行测量。所以实际上工程中较少应用,而是使用时差法,就是发射一个声波脉冲,接收端测量时间差,知道传播路程后就可测得声速。这种方法几乎适合大部分介质。但其测得的是群速,与相位法测得的相速有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声波时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声波时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